2025年一季度股票配资专业网,外资高盛国际的自有资金持仓表曝光,一口气买了85只A股,从思创医惠、岩山科技、远东传动、贝因美、北新建材到联泓新科、爱仕达、桂发祥,横跨建材、汽车零部件、医疗器械等20多个行业。这种撒大网式布局股票配资专业网,一方面证明其资金雄厚,另一方面藏着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抄底思维。
虽然目前全球经济预期不太明朗,但高盛却逆向加仓A股中小盘股。比如建材板块的北新建材(持股941万股)、汽车零部件的联泓新科(243万股),这些行业看似传统,实则暗藏转型机遇——高盛这类操作,很像在捡便宜:找估值低、但行业拐点临近的公司。
在高盛持仓名单里甚至出现ST东易(装修)、ST立方(软件)等风险警示股。外资买ST股不常见,难道这类公司有摘帽预期?高盛这类“刀尖舔血”操作,或许在赌困境反转。高盛持仓中,汽车零部件公司多达7家(如南方精工、远东传动、福达股份、联诚精密、上海汽配、晋拓股份)。这并非偶然——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,带动上游零件需求激增。类似逻辑在2021年的宁德时代产业链上已上演过。此外,化学新材料的联泓新科、赛伍技术,也属于新能源、半导体等高端制造的上游材料,属于“卖铲子”的生意。
外资动向是参考,但别盲目抄作业。比如高盛买的部分ST股,退市风险仍在;而汽车零部件行业虽景气,但竞争激烈,需筛选技术门槛高的公司(如绑定龙头车企的供应商)。历史经验看,外资大举建仓后,股价未必能翻天覆地,比如2022年高盛增持的贝因美,至今仍在低位盘整。
外资高盛的扫货清单,折射出外资对中国制造业升级和消费复苏的长期看好。但普通投资者更要关注行业趋势和公司基本面股票配资专业网,别把“跟风”变成“接盘”。
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